[无障碍]用耳朵“看”世界 3万多个政务网站实现无障碍服务

3万多个政务网站实现无障碍服务 , 视障人士——

我用耳朵“看”世界(倾听·关注互联网信息无障碍建设(下))

核心阅读

近年来 ,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 取得了明显成效 。 随着图片转语音、文字识别等技术的发展 , 视障人士借助互联网 , 打开了新“视”界 , 获得感不断增强 。 信息无障碍技术日趋成熟 , 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对视障者而言 , 互联网不仅是丰富生活的方式 , 是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 , 更是实现自理自立、改善生活的手段 。 近年来 ,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 为视障者打开了新“视”界 。 然而 , 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有不少改进空间 , 一些“障碍”仍有待“清除” 。

信息“障碍”有哪些?

底层设计不足 , 很多互联网产品无法顺利“读”出来

创办随手科技时 , 焦义刚没有想到盲人会是记账理财产品的客户 , 更没想到盲人使用产品时会有哪些不便 。

2018年 , 随手科技与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 , 对产品进行优化改造 。 研究会有一支盲人工程师团队 , 他们会测试网站、手机应用产品信息无障碍情况 , 并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提交给研发者 。

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负责人梁振宇介绍 , 借助图片转语音、文字识别等技术 , 包括微信、淘宝、高德地图、滴滴打车等在内的常用互联网产品 , 已经能被视障者较好地使用 。 但还有很多互联网产品 , 无法顺利地被读屏软件“读”出来 , 需要进一步优化 。

例如 , 有些音乐类APP , 播放按钮只是一个图标 , 没有添加说明文本 。 这对健全人来说没有问题 , 但软件在读屏时却只能生硬地说出“按钮”两个字 , 无法说出它的具体含义 , 这就不利于视障者接收信息 。

这样的“槛”还有不少 。 比如 , 一些重要或者危险的按钮 , 为引人注意 , 往往会标示成红色 , 但视障者得不到此类提示 , 常会导致一些误操作;一些产品在设计开发时 , 会留下一些无意义的空字节 , 正常情况下不显示 , 但这些多余的元素会被朗读出来 , 导致许多停顿或无意义的重复 。

2018年底 , 上海市残联举办了一场研讨会 , 视障用户反映了一些上网“障碍”:一些客户端资讯朗读困难;在社交软件中打开电子文档 , 有时候读不出来;一些外卖软件 , 要关闭读屏功能 , 才能在菜单栏上点餐等 。

国家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平台副主任黄畅认为 , 部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不尽如人意 , 与在“打地基”时没有考虑信息无障碍有很大关系 。

“理想的状况是 , 互联网产品在底层设计时 , 就考虑到信息无障碍的要求 。 ”梁振宇说 , 就像一座居民楼 , 如果在设计建造时没有电梯 , 后来又不得不加装 , 不仅提高了成本 , 还有可能会破坏基础结构 。

网络盲道咋建设?

不仅是“加分项” , 更应是“必选项”

近些年 , 中国盲文出版社信息无障碍中心主任何川一有机会就会到一些互联网企业去交流 , 他想让对方知道:盲人也有上网需求 , 为便于盲人使用 , 产品需要做些优化 。 让何川感到欣慰的是 , 大多数企业非常友好 , 会参考他的意见改进 。

“互联网企业愿意为我们盲人做优化 , 但这并不是推行信息无障碍的合理方式 。 ”何川说 , “企业很多 , 我们不可能一家一家地告知 。 ”

从事信息无障碍工作多年的何川认为 , 信息无障碍技术已经很成熟 , 之所以没有在所有互联网产品中推广 , 是因为很多人把这项工作看成是献爱心 , 是在做慈善 , 是加分项 , 而不是必选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