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的幸福
作者:叶澜 来源:校长传媒(ID:xzcm888)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 , 成就人 。 教师从事的事业是育人 ,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 , 而不只是“专业” 。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 , 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 , 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 。 长久以来 , 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 , 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 , 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 , 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 。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 , 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
01 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 , 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 今天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 , 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 , 以及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 每一代的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 , 但教师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 , 那就是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 。 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 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 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 , 教师要经常自问 。 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所左右 , 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 , 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 。 一个教师有可能对儿童、青少年 , 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 , 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老师 。 这样的教师 , 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 , 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 , 技能的教学者 。 02教育的魅力 , 应从创造中去寻找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上的一个偏差 , 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 , 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 比如 , 教师上语文课 , 他的任务被认为就是教识字、读书、写字……教师往往也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 故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 马克思讲得很深刻 , 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 。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 ,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 , 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 , 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 。 教育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 。 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转化”上 , 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 。 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 。 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 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 , 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 。 这种代际传承与发展 , 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精神 , 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的内存 。 这些东西内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之中 , 而后 , 又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 我觉得教育事业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 。 作为一个教师 , 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 , 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 , 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 , 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 , 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有付出没有魅力 , 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 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 。 它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 。 这里面有“转化”的创造 , 教学工作自身还需要创造 , 从长远意义上 , 教学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力量 , 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 0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近十多年来流行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把教师看作一种专业 。 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美国提出的 。 简单而言 , 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教师地位 , 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 。 二是为了作为一种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 现在许多人喜欢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我觉得不够 。 我不单提“教师专业发展” , 我提“教师发展” 。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 , 我们不怀疑 。 问题是 , 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 是不是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 , 也可能被忽视了 。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 , 而不只是“专业” 。 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 , 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 。 学生对你有敬意或瞧不起 , 反抗或喜欢 , 都不是仅仅因为你的专业 , 而是因为你的全部人格 。 当然 , 没有专业是不行的 , 没有专业你连讲台都站不住 。 但是仅仅有专业 , 肯定也是不够的 。 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 , 其中包括他对教育的理解 , 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 。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 , 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 , 要有一种责任担当 。 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 , 又是最脆弱的 。 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 , 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 。 所以青少年时期 , 教师留给他们的 , 会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影响 。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 , 是他的幸福 。 在中国古代 , 教师受敬重 , 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 , 也属“圣”之列 。 孔子就被称为“孔圣人” 。 孩子上私塾要向圣人、老师叩拜 。 对教师还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 , 那就是要“为人师表” 。 04我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在古代 , 有“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之说 。 它是有道理的 。 道理在哪里?古代的文言文 , 它是古代文人对世界及自我认识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 , 有很深的道理 , 也不同于口语 。 教书先生要孩子去理解 , 但孩子又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经历 。 为了将来考科举 , 学生又必须懂这些 , 那怎么办?就是你跟我读呀 , 背啊 , 多读几遍 , 内在的联系就慢慢浮现出来 。 这种方法是在独特教育背景下的产物 。 古代对教育的理解 , 是以记诵为主的 , 是记诵之学 。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 为什么到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还是如此强调记、背标准答案?近代科学知识大发展 , 大分化 , 出现学科化了 。 学科知识且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 , 而不单单是地域的 。 当科学成为一种强大力量的时候 , 当科学分成了很多学科以后 , 这些知识就成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 , 并被认为对他将来的生存有用 , 基础教育就成了儿童为未来人生作一种准备的事业 。 如何让学生达到对知识本身的记忆 , 熟练掌握其方法、技能 , 就成了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 。 教师往往因被自己的学科所占有 , 而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 。 近代的教育学 , 大量强调的是把教育看作人类知识的传递 , 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 。 现在必须对教育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 。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 , 作为教师 , 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 , 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 , 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 。 自己活得像个人 , 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 , 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 , 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 。 教师也会有缺点 , 有时候也会有冲动 , 但只要你是真实的 , 你会冷静下来 , 孩子也会理解 。 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 , 一定要做真人 , 不要去做一个假假的人 。 “只育分不育人”是个太简单的事情 。 我觉得把“分”和“人”对立 , 是一种绝对两分的思维方式 。 抬高了“分” , 把它与“人”等而视之 , 这是大误 。 其实教师真正的能耐是在育人的过程中 , 不难达到所谓的“分”的要求 。 如果有学校或教师宣称我只“育人”不“育分” , 这不仅荒谬 , 家长也肯定不放心 。 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你教的学生考试是考不好的 , 然而你是个好教师 。 我一开始就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 , 这是两极化思维方式的产物 。 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改革的目标 , 往往难以实现 。 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和当前的需求来完成改革 。 改革是一种超越 , 而非简单的否定 。 面对“育分”的畸形现实 , 我的回答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 , 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 , 更不是终极目标 。 05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我对长期以来批评“高考指挥棒”也有自己的看法 , 好像把基础教育的一切问题 , 一股脑儿用“高考指挥棒”造成的就能解释或解决;想用管住“出口”的方式 , 来改变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 。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么长 , 他小学一年级与“高考指挥棒”之间有什么直接关系?高考的改革 , 不管是选拔式的还是鉴定式的 , 总归要通过测试 。 你不能把教师应承担的教育改革的责任 , 都交到改革高考方式、方法上 。 承担高考改革与承担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群 , 尽管这两件事相关 , 但他们各自承担的责任不能替代 。 影响教育全过程的因素很多很多 , 绝对不只是高考出什么试题的问题 。 所以我说 , 我们可能抓错了源头 。 孩子从小到大要长十几年 , 孩子进小学的时候离高考还遥远 。 如果我们只强调高考改革了才能改革基础教育 , 这种说法会带来什么呢?中小学教师、校长可以说:你高考还没改好 , 我改革了会对不上你的高考 , 所以我没办法改革!其后果是中小学教育责任的承担者 , 可以对一个漫长的教育积累变化过程不着力去研究和承担责任 ,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 也为不改革找到了很好的理由 。 我不是说高考不要改 , 要改!要指出的是 , 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 。 这也许也是提出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却进展不大的原因之一 。 另外 , 我们的教育 , 或强调德育 , 或强调体育 , 就是不善于在整体综合的教育活动中培育整体的人 , 用丰富的教育活动去培育多方面发展的人 。 我们习惯于把一个一个教育活动剥离开来 , 它本身就违背生命的真实存在状态 。 生命是不能割裂的 。 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 , 未必就是只有手和脚在动 , 而脑子不动 , 也没有感情 , 没有喜欢不喜欢 。 这不成了机器人了?教育的难就难在这儿 , 它的任何活动都是综合的 , 你忘记了这一点 , 就一定搞不好教育 。 06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 , 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 。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 , 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 当然 , 这里又要有学术 , 又要有人格 。 人格 , 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真诚 。 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 。 不是说哪一种人格才有魅力 , 我是这样看的 。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仅仅限于教师已形成的人格与学术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 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 , 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 这样的教师在我看来可能是比较有魅力的 。 我自己追求做这样的教师 , 这是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 。 对人而言 , 我更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 而不是首先关注职业 。 其实职业的规范总是比较死板的 , 真正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 你应该是真诚的人 , 不断发现和创造的人 。 这样的人 , 一定会有魅力 。 作者简介:叶澜 ,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 。
推荐阅读
-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萦绕在耳边,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尹某某」遭遇查酒驾,男子当民警面喝下半罐啤酒,想要潇洒离开……警方:拘一个月!
- 新民晚报■一个印章牵出36个“同名同姓” 公交车里的万余元现金属于谁
- 「人民网」从无人问津到粉丝百万 一个主播背后的秘密
- 「潇湘晨报」“高级金融白领”带你躺着挣钱?长沙警方捣毁一个电诈窝点
- [皓海安全]在地铁里遇到有人纵火怎么办?
- 尾矿库▲两部门:开展为期一个月尾矿库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治理
- [夏先生]因打错一个数字而痛失30余万大奖,彩民能否要求彩票店主赔偿?
- 特警:特警巡逻遇到小女孩浑身抽搐 鸣笛示警火速送医院
- 『福建卫生报』全省首例!附一翁山耕教授团队劈离式肝移植,让一个肝救两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