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性别歧视威胁职场女性心理健康 逾八成被焦虑和抑郁困扰( 二 )

  在北京工作的女性陈如在朋友圈写下了“女人当自强”5个字——她曾因为严重痛经向领导请假一天 , 而得到的答复是“拿假条交给人事部 , 扣全勤” 。

  “在微信群里 , 我们经常吐槽现在给女性的保护假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 不少假期只是画饼充饥 。 比如痛经假 , 几乎没有女性会请 。 毕竟用人单位占有很大的主导权 , 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女性的工资、奖金、职务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 企业可以通过自由裁量的方式 , 让女性有假不敢请 。 ”陈如无奈地说 。

  对于干了7年人力资源工作的钱月来说 , 面对求职简历上“已婚、已育、一子一女”等字眼时 , 已不会再像最初那样“会意一笑” 。

  “以前在外企筛选求职简历时 , 经常看到女性应聘者对子女情况作介绍 。 近两年 , 在国内企业的应聘求职简历中 , 也开始出现这样的介绍 , 言下之意很清楚——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 肯定不会再生了 。 ”同样身为女性的钱月 , 面对这样的变化有些无奈 , “可见现在这种性别歧视并没有任何减退” 。

  今年2月 , 人社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 , 该通知对解决就业性别歧视的方式、监管、处罚以及辅助保障措施进行了具体规定 。

  但在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刘明辉看来 , 因为目前我国法律仍无就业性别歧视定义 , 导致法院处理案件时困难重重 , 劳动保障监察员也难以认定就业性别歧视 , 有时连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求职者也拿不准自己是否造成或遭遇了就业歧视 。 因此 , 当务之急是在法律中界定性别歧视定义 。

  “不管歧视行为是出现在招聘启事上还是后续操作上 , 都属于违法行为 , 隐性就业歧视的危害往往更严重 , 更需引起关注 。 ”刘明辉认为 , 针对隐性就业歧视 , 一方面需要国家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 继续完善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 , 将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引入司法实践刻不容缓 , 受害人只要提出用人单位有就业性别歧视嫌疑 , 举证责任就应转移给用人单位 , 单位需要证明自己不存在性别歧视行为 , 阐明不予录取的理由 。

  心理咨询效果不佳

  行业乱象有待规范

  《绿皮书》显示 , 仅有约6%的中国职场女性倾向于通过咨询心理专业人士进行问题疏导 。 在没有咨询过心理专业人士的那部分人群中 , 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咨询 , 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 。

  采访中 , 不少受访女性也表示曾尝试过心理咨询 , 但似乎并没有起到作用 , 反而愈加严重 。 北京白领王月(化名)就曾因为失恋和工作压力过大 , 求助过网上心理咨询工作室 。

  王月选择的是一家上传了工商执照和资质证书的心理咨询网店 , 该店铺只提供一对一电话治疗服务 , 业务范围包括“婚姻挽回、情感分析、失恋分手、失眠焦虑强迫症治疗、性心理困惑”等 , 工作时间为每天8时至23时 , 承诺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 每小时的咨询价格分为四个档次:普通15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至400元、专家级500元及以上 。

  “我和店铺客服说明了失眠焦虑状况 , 客服推荐先体验50元20分钟的咨询 , 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常续费 。 ”王月说 , 联系她的是自称美国约克大学心理学毕业的赵博士 , 主治失眠、焦虑、社交恐惧等心理疾病 。 整个通话比较顺利 , 对方给了一些治疗睡眠的建议和方法 , 20分钟一到 , 系统自动挂断 , “还有措辞玄之又玄的 , 刚开始说了一套机械因果论 , 我问具体问题时却避而不答 , 转而又开始走算命大师的路子” 。

  有轻微强迫行为的北京白领方薇 , 曾经迷上网上一种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 。 “不用去医院 , 就可以向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压力 , 对方不仅可以帮助疏导烦恼和压力 , 还可以指点一些人际关系上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