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到底在讲什么?——以“自由意志”阐释禅宗
一、觉悟 禅宗不能算宗教 , 因为禅宗修炼目标既不是享福果、上西天、也不是练成飞檐走壁的神通 , 而仅是“觉悟” , 即达到一种认识的新境界 。 反正觉悟前是“迷” , 做什么都不对;觉悟后就是“觉” , 做什么都可以“从心所欲 , 不逾矩”;但“觉悟”的功用也就到此为止了 , 其他宗教许诺的升官发财、福荫子孙、永生西天享福之类的妙处是完全没有的 。 禅师的一切说教 , 贯彻到行动 , 就是”收拾精神 , 自作主张“ 。 所谓“自作主张” ,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运用自己的意志” 。 整个学说忙了半天 , 修炼一生 , 只有这么一点功用 , 未免让众人失望 。 但禅宗的伟大也在这里 , 它这么早就摆脱了神神道道、、崇拜求福的巫术迷信阶段 , 而成了一种高深的人生哲学 , 表明了一种文明的自觉 。 二、明心见性 在禅宗中 , “觉悟”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明心见性” 。 “迷”、“悟”的关键在于对人之根本的“心”的认识 。 凡是认为“心”与其他物一样的 , 就是“迷”;凡是认为“心”完全不同于其他物的 , 就是“觉” 。 那么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呢? 人所不同的外物的、决定人之本质的东西 , 禅宗名之为“佛性” 。 禅宗认为人人本具“佛性” , 但大多数人处于“迷”的状态 , 不知道自己有“佛性” , 当然也不会运用自己的“佛性” 。 只有觉悟了 , 才能认识自身的“佛性”并运用自己的“佛性” 。 “佛性”又是什么东西? 三 “无自性” 先说说“佛性”的反面 , 即“无自性” , 这是一切外物都具有的特性 。 禅宗视外物为空、为无 , 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 , 或外物是由心所造 。 “郁郁黄花、青青翠竹” , 禅师们是承认它存在于外界的 。 但黄花、翠竹 , 非它们自己的意志而存在于那里 , 而是由外物推动(佛教所谓因果 , 所谓缘起) 。 所以外物之空 , 是本性空;所谓本性空 , 就是他们的出现不是由自己决定 , 可以说 , 它的存在无自身的理由(不是出于自身的意志) , 所以是偶然的 , 也即本性是空无的(无自性) 。 “无自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 禅宗所谓的空、无 , 指的是“无自性” , 即它存在的理由不在自身 , 而在因果链 , 是缘起而生的 , 是偶然的 。 “无自性”是一切外物的特征 , 那么与外物相对的“心”的特征 , 就是“自性” , 而“自性”也就是“佛性” 。 不仅外物是空 , 人的感觉也是空 , 其原因就在于人的感觉也是被给定的 。 一人看到的山 , 不可能在另一人眼中变成海 , 一人眼中的羊 , 也不会成为另一人眼中的牛 。 这说明感觉是被给定的 , 人并没有随意改变感觉的自由(即现象界是给定的) 。 对于感觉世界 , 自由意志是不起作用的 。 禅宗所谓的迷 , 最容易发生在把感觉的给定性 , 扩大为行为取舍的给定性 。 而禅宗之所谓觉悟 , 就是在承认感觉给定性前提下 , 认识到心可以自由 , 可以“见可欲而心不乱” , 可以“随缘而不离禅” 。 “见可欲而心不乱” , 表明感觉是给定的 , 但心仍能自由作主;如果“见可欲则心必乱” , 则就把心等同于感觉 。 “随缘而不离禅” , 意念不兴是不可能的(因为感觉的给定性) , 但意念兴起后如何对待才是关键 , 禅宗要达到的是不住、不滞、不执;也就是不坚执于某一意念 , 让意念随起随灭 , 心虽动而不迷恋 , 即能保持心灵自由 。 四、 自由意志 心有一种独特的能力 , 就是可以决定 , 而不被其他事物决定 。 不被其他事物决定 , 就意味着自由;能作出决定 , 就意味着能行使意志 , 所以心的这种独特的能力就是“自由意志” 。 所谓自由意志 , 就是由自己去决定取舍 , 不是被给定、不是被决定、不是非如此不可 。 只有有“自由意志”的东西 , 它存在的理由在自身之内 , 而不在自身之外 , 所以才具有“自性” , 才能“实有”、“实存” 。 一个桌子在这里 , 不是桌子想在这里 , 而是桌子外的因素决定的 , 理由不在桌子;而一个人在这里 , 完全可能是他就想在这里 , 是他自己决定在这里的 。 在人间 , 一切美好的 , 必出自自由意志 。 受“非如此不可”的因果律禁锢的 , 必是物化而非人性的;爱如此 , 情如此 。 自由意志的存在 , 表明人在一切条件、一切环境下 , 都能做一个道德的人 。 人可以“杀身成仁 , 舍身取义” , 表明没有什么选择是非如此不可的 。 统观我们的人生选择 , 多少人把自由意志行使的领域 , 视作非如此不可的(因果性的、即被给定性的)领域 , 把犬儒归于宿命、把屈服归于环境 。 引入自由意志概念后 , 禅师们欲说还休的东西 , 似乎略为清晰了些 。 禅宗“明心见性”、人人本具“佛性”的说法 , 就是告诉我们 , 人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 , 这是人的宿命 , 也是无法逃避的责任 。 据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的看法 , 西方哲学直到十八世纪的康德 , 才把“自由意志”作为人的本质属性 ,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个现代政治社会理论 。 而中国在公元七世纪 , 由慧能开创的南山宗(中国禅宗的正脉) , 就频频涉及“佛心” , 禅宗围绕“佛性”的整个讨论 , 或多或少就是康德哲学中的“自由意志”概念 。 用康德意义上的”自由意志”阐释“佛性” , 观照整个禅宗的体系 , 有种廓然湛清的感觉 。 禅宗这么早就抓住这么重要的一个概念 , 表明中国文明的早熟 。 2018.6.23 2019.11.29
推荐阅读
- 『违章者』举报违章成“摇钱树”,半月收入过万,到底该不该支持?
- 「国内」当我们谈"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男子”时,我们在谈什么
- #养生#春季吃什么可以增强免疫力 ?
- 「北京」北京居民看过来!进出公共场所需要什么证明?
- 『辽沈晚报游天下』差点上天!小伙放24米风筝火了,网友:到底是人放风筝还是风筝放人?
- 问法在线■夫妻离婚住房公积金算共同财产吗?离婚一方少分的情形包括什么?
- 胖哥汽车频道: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遇到过什么突发状况吗?
- 「懂社保TB」30岁还没有缴纳五险一金的男性,适合买什么保险呢?
- 『李某』抢什么抢!财损车毁这图个啥!
- #会飞的小蛇#地铁给你什么样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