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兽研所布病迷局:一起非典型布鲁氏菌感染事件( 四 )

兰州兽研所布病迷局:一起非典型布鲁氏菌感染事件

  12月13日,距离兽研所约500米的生物药厂。新京报采访人员 庞礴 摄

  针对此消息,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教授王月丹认为,即便土壤中真有布鲁氏菌,也并不必然来自疫苗厂生产车间。“还是要通过对比基因信息确认种类,看这些布鲁氏菌是否属于疫苗生产出的菌株。”王月丹说,如果真的属于疫苗株,那就表示疫苗生产流程中可能存在瑕疵。

  依据2002年原农业部发布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人畜共患病病原相关的操作应在专门的厂房内进行,且要在隔离或密闭的系统中;生产操作结束后;污染物品应在原位消毒、灭菌,之后才能移出生产区。

  “疫苗生产车间应该严格密闭,所以车间以外出现布鲁氏菌是不正常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原主管医师陶黎纳说。

  对此,在生物药厂工作多年的王春秋认为,厂内疫苗生产条件没有问题。“现在的生产都符合管理规范,厂房密闭,(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服。”王春秋说。

  12月17日,新京报采访人员就此事致电中牧集团兰州生物药厂的外宣工作人员。该人员表示不能接受采访,并对厂内土壤中测出布鲁氏菌一事“不清楚”。

  不过在王月丹看来,即便生物药厂的土壤中真的含有布鲁氏菌,其影响到500米外兽研所的可能性也不大。“就像流感,相距500米不可能传染,否则在空气中散播疫苗就好了。”

兰州兽研所布病迷局:一起非典型布鲁氏菌感染事件//www.jiangsulong.com//本文由热心网友[还说再见?] 投稿。来源是:新京报

兰州兽研所布病迷局:一起非典型布鲁氏菌感染事件

  12月12日,有行人从兽研所外走过。新京报采访人员 庞礴 摄

  与生物药厂相比,500米外的兽研所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由于科研楼、实验室等已经解封,12月12日下午两点左右,兽研所的职工们陆续从家属院走出,刷卡进入工作区域。

  不过所有人仍对此次的布鲁氏菌感染事件讳莫如深。一名职工看到采访人员后加快了脚步,“别打听了,谁都不知道。”

  截至发稿时,此次事件中布鲁氏菌的种类、来源等,尚未有官方调查结果。12月16日,新京报采访人员到甘肃省卫健委了解情况时,一名宣传科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一切以通告为准”。

  (感谢周立对本文采写提供的帮助。文中张丹枫、高风、王春秋、王冬梅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