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读懂“鸡娃”背后的教育焦虑( 二 )

世间万物皆有时节 , 孩子成长亦有其个性与规律 。 以此为基础 , 适度挖掘其潜力、培养其兴趣 , 并无不可 。 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加码辅导力度的方式 , 也确实能在短期内收获立竿见影的效果 。 但是 , “拔苗助长”“过度施肥”肯定种不出好庄稼 。 倘若家长们不顾实际一味养“鸡娃” , 让子女长期面临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 , 那么孩子很可能心理失衡 , 最终失去持续奔跑的勇气和能力 。

在今年的热播剧《小欢喜》中 , 就塑造了一位在母亲“高压政策”下喘不过气、最终患上抑郁症的高中生形象 。 家长为一时之领先而肆意培养“鸡娃” , 不仅与成长规律背道而驰 , 而且很难称得上“为之计深远” 。

成长 , 从来不是一条“单向道” 。 有学者将教育的价值分为两种 , 一为本质价值 , 一为工具价值 。 前者侧重人的发展和培养 , 后者关注教育的选拔与甄别 。 “鸡娃”的父母们误将考试、升学当作成材的唯一标尺 , 让孩子辗转于一家又一家课外班 , 追求一项又一项“认证” , 期望子女能够在同龄人的竞争中“胜人一筹” 。 相比之下 , 家庭本该承担的人格与美育教育 , 却不得不给功利教育“让位” 。 可谓“跑偏”甚矣 。 当然 , 在孩子成长、成材的教育之路上 , “本质”与“工具”息息相关、不可偏废 。 《小王子》一书中写道:“如果你想造一艘船 , 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 , 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 , 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