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这座“工业明星城市”,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二 )

  截至2018年底 , 常州累计获批国家级技术中心11家、省级192家、市级224家 。 加快健全综合服务体系 。 大力培育和引进智能制造服务商 , 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服务能力;精心举办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 , 扎实推进制造+智能制造+服务 ,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目前常州上云触网企业4000余家 , 省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72家 。 着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 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及龙城英才计划 , 坚持打造产业高地与人才高地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方向 , 强化引进与培养双轮驱动 , 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支撑体系 , 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

苏南这座“工业明星城市”,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苏南这座“工业明星城市” , 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突出协同创新 , 孵化更多行业小巨人

  

千军万马奔创新 , 万物生长新时代 。 在光伏组件、石墨烯、碳纤维等众多领域 , 常州从追赶者逐渐变成领跑者 , 仅全国行业的单打冠军就有218个 , 他们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 , 深耕专一领域 , 日复一日地潜心创新、执着攀登 , 牢牢占据着行业龙头地位 。 常州致力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同频共振 , 推动拥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层次人才的企业迅速成长 。

  产业先导 , 推动创新要素聚合共振 。 建设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 , 取决于高质量产业 。 用创新为企业赋能 , 让创新要素聚合共振 ,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 建设多元化孵化体系 , 不断提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品牌化水平 。

  能源革命的方向是构建以数据共享、智能互动为平台的能源共享机制 。 在能源互联网领域 , 常州培育了天合光能、星星充电、苏文电能等垂直行业平台 , 跻身国家级能源互联网试点工程 。 天合光能发现工业互联网在能源垂直领域存在大片蓝海 , 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 深耕能源垂直领域 , 对企业用能进行监测、分析、诊断 , 帮助企业提升能效 。 目前 , 已与华为、阿里等领先企业合作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 , 实现发、储、配、用、云等能源垂直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

  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在龙骨电机领域的产业优势 , 成功将减速机替换为龙骨电机 , 彻底改变了平衡车行业格局 , 国内生产企业纷纷改用龙骨电机作为核心动力部件 , 其中80%由该公司供货 。 从平衡车到人工智能孵化器 , 政企研三方共建中科院自动化所常州智能机器人所 , 专注于以机器人为硬件载体的人工智能领域 ,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开发及产业化 。

  光伏和机器人产业 , 是常州前瞻布局先导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 常州通过打造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 ,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引导人才、资金、载体向创新集聚区集聚 , 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在创新集聚区深度融合 。

  全球融智 , 打造科研强磁场 。 常州面向全球招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 培育全球化双创企业集群 , 形成吸引全球著名科研院所的强磁场 。

  全球融智 , 一批国际合作基地纷纷落户常州 , 全市建有1家国际创新园、4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6家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 , 名列全省第二 。 其中 , 中以常州创新园通过以色列创新资源和本土制造握手 , 把以色列经验创造性集成运用 , 产生耦合效应、裂变效应 , 形成新的整体竞争力 。

  激活最强大脑的创新动能 , 既需铺平科技创业的最先一公里 , 也需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 常州鼓励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 强化科技与资本的合作 , 探索基金+基地孵化+投资等创新模式 , 提升科创企业的培育效率 。 近年来 , 常州石墨烯产业从无到有 , 快速生长 , 诞生了多项首创之举 。 常州石墨烯产研院采取持股孵化、联合攻关等专业服务 , 让企业轻资产运行 , 孵化培育企业21家 , 做到纵向有链、横向有群 。 此外 , 用项目经理人等全新模式开辟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 让人才家底转化成产业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