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最后支柱,死后却遭这样对待……( 二 )

而此时明朝的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 , 正如海瑞所言”大明朝开国至今 , 亲王、郡王、皇室宗亲遍于天下 。 按规制 , 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 , 钞二万五千贯 , 锦缎四十匹 , 纻丝三百匹 , 绢五百匹 , 纱罗一千匹 , 冬布一千匹 , 夏布又一千匹 。 其余各种开支更不胜繁举 。 你们算没算过 , 一个亲王耗费国帑便如此之巨 , 大明朝那么多皇室宗亲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至于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税 , 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 , 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 就以浙江而言 , 每年存留粮米只有六十二万九千石 , 可供给皇室宗亲和府衙禄米就要一百二十三万石 。 以两年存留之粮尚不能供皇室府衙一年之供米 。 而北方俺达年年侵犯 , 东南倭寇年年肆虐 , 危及天下 , 将士军饷却要东拼西凑!”

到了隆庆、万历时期 , “隆庆开关” , 张居正改革为明朝积累了最后的续命资本 , 此时蒙古已经被打得无力犯边 , “俺达朝贡” , 可以说是四海承平 , 一片中兴局面 。 然而由于国本之争 , 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 , 而任由大臣党争内耗 , “万历三大征”几乎耗空了明朝的国库 , 在随后的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中 , 明军大败 , 由此对后金转为战略防御态势 。

大明王朝的最后支柱,死后却遭这样对待……

萨尔浒之战

天启朝时 , 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 , 明朝中央政府还是有钱的 , 天启皇帝专心木匠活 , 把事物放手交给内阁与宦官 , 只在特定情况下露面(比如送孙承宗巡视辽东) 。 武将自由发挥所长 , 关外辽东局势还是可以的 , 与后金作战互有胜负 , 总体上偏好 。 虽然当时气候进入小冰河期 , 但受灾的农民能得到救济 , 农民起义安抚很见成效 , 海内咸平 。 天启专心木匠活的无为而治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 , 但是却意外收到良好的效果 , 能做实事的人留在了较好的位置上 , 税务体系正常运营 , 大多数文臣武将为代表的公务员阶层都非常愿意为政府卖命 。 这样的国家形势不算极好 , 但绝对不算赖!比太平富足政权差的只是关外的一小撮蛮族(男女老幼总共不过10万人)的骚扰和国内部分区域(主要是陕北)的天灾 。

大明王朝的最后支柱,死后却遭这样对待……

崇祯皇帝

来看看崇祯皇帝又是怎么做的?先说财政方面 , 崇祯上台后 , 诛杀了魏忠贤 , 废除阉党设立的工商税后 , 东林党和江南乡绅们欢天喜地 , 可是帝国没钱了 , 北方官兵缺军饷 , 还如何打胜仗?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 但富庶大地主们隐瞒私田数量(一万亩变一亩的情况多的去了) , 交的田赋极少 。 北方天灾不断 , 又是干旱又是雪灾 , 他却派军队到贫乱交加的西北加赋征税 , 这不是硬逼着西北人民起义造反的节奏?

大明王朝的最后支柱,死后却遭这样对待……

闯王李自成

国内的农民起义军越闹越大 , 关外的皇太极也时不时的来骚扰 。 两面夹击 , 首要任务是剿贼拒虏 , 这方面最重要的当然是选对将、用好人 。 崇祯用人的思路很奇葩 , 他不看利弊与才干 , 而主要是靠义气相投的个人喜恶 , 要知道 , 清官不等于能吏 。 崇祯用人的思路很奇葩 , 他不看利弊与才干 , 而主要是靠义气相投的个人喜恶 , 要知道 , 清官不等于能吏 。 身为一朝皇帝 , 这样做还怎么选贤任能?严格而近乎刻薄的要求臣子的情况下 , 还要下属发挥最大的能量 , 这不是痴人说梦?

崇祯皇帝剧照

清除阉党的时候株连甚广 , 不得不说会造成人才的断层 , 而崇祯对臣子太过苛刻 , 急功近利 , 十七年间 , 明朝一朝 , 总共杀死过两个宰相 , 嘉靖和崇祯各占一个 。 一品二品大员崇祯杀死二十余人 , 大学士杀死两人 , 十七年更换五十个首辅 。 地方巡抚让他杀了十几个 , 总督这种职位胡乱给予 , 以至于防区不明 , 权利混乱 , 出了事就统统杀死了事 。

孙传庭剧照

孙传庭 , 字伯雅 , 山西代县人 , 和卢象升相似的是 , 史书上说他“性沉毅 , 多筹略” , 是个性格内向多谋的人物 。 他也是在天启年间就入京为官 , 担任过吏部主事 , 魏忠贤当权时 , 孙传庭干脆辞官回家 , 此后十多年一直在家闲住 。 崇祯年间农民军大起 , 清军入寇不断 , 与孙传庭交好的京中陕西、山西籍官员不断有人举荐孙传庭出山 , 于是崇祯八年 , 孙传庭得到启用 , 先调为顺天知府 , 次年又擢升为陕西巡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