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校三代学者70年接力“专研”碳纤维

  沪高校三代学者70年接力“专研”碳纤维 为“纤维强国梦”贡献力量

  中新网上海9月28日电 (采访人员 许婧)从创建新中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的钱宝钧教授到潜心攻克高纯航天粘胶基碳纤维难题助力导弹飞天的潘鼎教授 , 再到科研攻关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的陈惠芳研究员 , 东华大学三代科学家“专研”碳纤维 , 接力科研攻关 , 为中国从“纤维大国”走向“纤维强国”贡献力量 , 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

  解放初期 , 中国的纺织工业原料主要依靠天然纤维的棉、毛、麻、丝 , 远远不能满足亿万人民穿衣的需要 。 钱宝钧先生敏锐地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发展化学纤维工业 。 为此 , 他提出要发展国内化学纤维工业 , 而要发展化纤工业 , 必须教育领先 。 为此 , 他于1954年与化纤专家方柏容教授联名上书纺织工业部 , 建议在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办第一个化纤专业 , 当年获批并招收培养一批化纤人才 , 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化纤人才短缺问题 。


沪高校三代学者70年接力“专研”碳纤维

//沪高校三代学者70年接力“专研”碳纤维//[]

中国化纤专业教育奠基人之一钱宝钧先生 。

  钱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创了中国以棉绒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研究 。 1976年 , 七十岁的他研制成功第一台纤维热机械分析仪;在步入八十高龄之时 , 他又不畏艰难开始了纤维大分子缠结理论研究 , 这是当时国际领先的科研项目 。 钱老带领学生使大分子缠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为中国纺织纤维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做研究就应解决关键技术 , 服务国计民生 。 ”这是改革开放恢复招收研究生后的第一届硕士生、钱宝钧先生的弟子潘鼎教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 他从恩师手中接过科研报国的接力棒 , 用毕生的精力专注碳纤维一件事 。

  上世纪80年代 , 中国头号战略武器洲际导弹面临最后两项久攻不克的技术难题 。 其中一个“拦路虎”就是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 。 在各方攻关始终未能成功的巨大压力下 , 潘鼎教授毅然决定勇挑重担 , 带领课题组向“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 , 改用新的碳丝路线来研制产品 。

  说起当年的困难 , 东华大学碳纤维项目组现学术带头人、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陈惠芳仍深有感触:“当年我们课题组可以说是‘三无’:一无研究资料和基础 , 二无场地 , 三无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哪怕是失败的经验 。 当时大家就在潘老师的带领下 , 一切从零开始、奋力一搏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