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三仓供销合作社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径( 三 )

一村一品,家家户户种植瓜果蔬菜。在三仓,耕地产出效益高,家家户户都抢着种地,要从老百姓手中把地流转出来发展高效农业,不仅难度大,而且运作成本高。而一家一户种植规模又小,种植风险很高,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兴、农民富?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时代赋予供销社新职能,作为供销社主任的崔广根敏锐地意识到,成立联社可以“抱团”抵抗市场风险。

“联合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周边农民,实现规模经营,把产业做大做强。”2016年,联社成立之初,作为“民选”理事长的崔广根就明确, 联社不是行政机构,每个成员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东仓联社内设“五部一中心”,开展经营性、公益性、半公益性服务,内容涉及农机作业、统防统治、订单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科技超市等12项,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东仓联社成立后,激活了供销社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他们“活力四射”,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带头开拓经营,带领农民经营,18名职工与农民经纪人抱团主攻对接产销,9名职工经营物流配载,26名职工牵头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24家成员社也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作战。入社会员更是坐享红利,2018年联社分成达5.7万元。

成立联社是为了利农、惠农。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加入东仓联社的好处是统一采购,生产成本下降。而在东台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孟海燕看来,三仓供销社在“为农、务农、姓农”服务中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引领规模化生产,为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农产品品牌提供了可能,很好地解决了当地产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问题。

建立田头市场帮助农民卖

8月22日傍晚时分,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门前并排停放着5辆大货车,一袋袋包装好的茄子、韭菜苔、莴芛,几百筐青椒码在车边等着装车。王青说,合作社在广州、武汉、南京、上海等省内外设立销售场所15个,年销售额6500多万元,辐射规模达11000多亩。

王青是三仓较早的农民经纪人。早年他将农产品拉到上海销售,后入驻上海批发市场设置档口。2008年,三仓供销社向社会招聘能人时,他成功应聘并任副主任。崔广根十分看好王青将市场建到田头的做法,让他分管、服务农产品销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