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情感充沛的家庭情节剧

《父亲》:情感充沛的家庭情节剧

《父亲》是一部在今年7月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拿到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的保加利亚电影 , 然后马上就来到多伦多进行放映 。 谢晋导演的《芙蓉镇》1988年在这里拿过水晶地球仪奖 , 但很多中国观众对这个在捷克著名温泉胜地举办的电影节还是不熟悉 , 这个电影节很少有人问津 。 所以多伦多电影节不仅是北美观众 , 也是中国观众认识包括卡罗维发利在内的欧洲三大以外电影节的机会 。 《父亲》是典型的东欧电影 , 它在跟自己文化相近的捷克的影展首映并参与竞赛 , 可能是策略性的选择 , 事实证明最后拿到首奖 , 起到很好的效果 。

影片的故事非常普通 , 借着母亲葬礼的机会 , 儿子回到乡下的父亲家里 , 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倔强的父亲和两个人无法解决的矛盾 , 围绕着母亲的去世、家庭关系的种种问题、亲戚对两个人的误解和打扰、儿子的工作压力和情感生活 , 一切看似不大的生活中的问题堆积在一起 , 给这对父子造成了又一次情感危机 。 你在其他同题材电影里一定见过类似的情节设计 , 其他电影的设计可能会更精彩激烈一些 , 吵架之类的情节必不可少 。

《父亲》把一切可能吸引观众眼球 , 刺激观众兴奋的情节都去掉了 , 影片故事从头到尾涉及的时间不超过一周 , 人物的经历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 , 剧情看上去有些沉闷 。 但是编导凭借扎实稳健的剧情编排和节奏控制 , 让这个故事显得情感充沛 。 影片的运镜匠心独具 , 欧洲电影近几年在运用手持摄影创作写实风格方面颇有心得 , 多个机位的手持摄影从多个角度反复拼接 , 每个镜头的时长相差不多 , 每场戏的长度用不同的镜头数控制 , 维持视觉上的动感 。

最高明的电影人可以不用过分依赖耸动的情节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如何从最日常的小事中挖掘打动人的情感 , 是最高明的电影人花费精力和时间解决的问题 。 《父亲》在台词上下了苦功 , 创作的对白很有戏剧性 , 帮助传达影片的情感;本片编导另一个特长是发掘普通人生活中的黑色幽默作为调味剂 , 控制有限的剂量加在这对让人共情的人物身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