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娄烨选择颠覆期待( 九 )

图14/16

这表面上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 因为期待的落差 , 很容易催生出失望与偏见 。 就《兰心大剧院》而言 , 它的确面临了这种潜在的风险 。

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 , 这部电影又打破了观众对娄烨导演固化的印象 。

是的 , 人们对娄烨每一部新作的期待 , 都是僵硬而刻板的 , 甚至某种程度上有些“绑架” 。

那是因为 , 他此前关乎时代命运个体奋起与沉沦的经典佳作 , 让他几乎被架到了华语电影尤为特殊的坐标上 。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 , 这位导演和他的作品 , 已经被影迷标签化、符号化了 。

这一次,娄烨选择颠覆期待

图15/16

一提到娄烨 ,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实主义 , 就是历史与政治的隐喻 , 就是游走在审查边缘的斗士 。

这其实是件有些讽刺的事 。 因为 , 娄烨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电影的独特存在 , 在于他作品中的自由气息 。 而他对独立、独特、边缘的个体的关注本身 , 就是一个为角色去符号化的过程 。

摘掉人们强赋于他的标签与头衔 , 娄烨 , 始终只是遵从内心的创作者而已 。

而自由的创作者 , 不会被某种单一的风格定型 , 也不会被外界的期待绑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