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新三大件”,竟是它们!( 二 )

  纵观70年入学装备的演变 , 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

  ——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少 , 个性化用品越来越多 。 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的王健华记得 , 进入校园看到很多人拿着网兜 , 里面装着脸盆、毛巾 。

  而如果开启2019级大学生的行囊 , 则会发现各种可能:公仔、画具、吊床、无人机、投影机、护肤品……

  ——行李越来越小 , 装备越来越贵 。 1985年 , 杨萍坐火车上大学 , 从内蒙古到北京再转至西安 , 一共花了36个小时 。 仅行李箱大概就有三四十斤 , 还不包括托运的被褥 。

  而对於不少2019年入学的新生来说 , “空手到”和“开学寄”已成为开学季的开启方式 。 而要配齐手机、电脑、平板的“老三样”和电子书、按摩仪和平衡车的“新三样” , 上万元的花销稀松平常 。

  管窥行囊:经济腾飞 社会变迁

  从大学生的行囊中 , 可以透视经济腾飞、社会转型的诸多变化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很低 , 1949年 ,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 。 70年来 ,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 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 2018年就达到28228元 ,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近60倍 。

  李德坚说 , 当时为了省钱 , 他每月会有4天不吃菜 , “省下来的一块二很管用 , 可以买笔记本” 。 “那时5块钱攥在手里 , 能熬一个礼拜 , 买个西红柿、鸡蛋都得琢磨半天 , 不敢买” 。 王健华回忆 , “现在可不一样了 , 谁还会巴巴地数着发工资的日子呢?”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严飞说 , 从大学生入学“三大件”的变化 , 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发展的显着变化 , 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 社会结构的变化 , 带来的是家长对於教育投资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回报的进一步期待 。

  70年间 , 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 1952年 , 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 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 1977年 , 高考大门重新开启 , 570万名应考者走入考场 , 录取率为4.8% 。 2018年 , 中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 , 毛入学率已达到48.1% 。 2019年预计毛入学率将超过50% , 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