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管首创“心理干预规范化”,关注执法对象的内心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南京城管首创“心理干预规范化”,关注执法对象的内心》。//本文由热心网友[走在下雪的夜空] 投稿。


南京城管首创“心理干预规范化”,关注执法对象的内心

本文标题:南京城管首创“心理干预规范化”,关注执法对象的内心

城管执法队员和摊贩、店主等执法对象长期以来处于矛盾状态,激化时甚至会引发暴力抗法事件。对于这一各地普遍存在的城管执法痛点,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通过六项规范化建设,以树立执法权威和法律法规的尊严。其中“心理干预规范化”系统梳理出执法人和执法对象的典型心理,并列出29种执法常见问题和处理对策,在全国尚属首创。

城管执法现场29种难题,从“心”追问解决之道

“人的所有行为活动,首先是心理活动。在一次执法过程中,执法队员、执法对象的心理直接影响了执法效果。”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赵桂飞也是一名从业20多年的老城管队员,他经常自问:城管队员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执法,为何换来了执法对象的抵触对抗和市民的不理解,以至于城管队伍一度被“污名化”?

面对痛点,南京城管决定从“心”开始解决问题。2016年10月,全国首家“城管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在南京成立,组建心理专家团队,对重点案件、突发事件中的执法人和执法相对人实施心理干预,并开始系统研究当下执法主客体心理特征。而今年,15万字的《行政执法心理管控手册》陆续下发南京各区城管执法队伍试用,年底前将根据试用情况进行修改后正式发布。

这种《手册》在国内还是首创。它列出了29个执法中会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执法对象各种不配合、对抗行为,并进行心理分析,列出处置方式。例如,城管队员暂扣占道经营摊贩物品时,摊主不让暂扣爬上了执法车怎么办?“我们规定,现场2名执法队员陪他坐到车里或车斗上一路讲道理,返回驻地后,环境变了、人也相对冷静了点,再慢慢介绍法律法规,告知是‘暂扣’不是‘没收’,但违法违规就要接受处罚。”总队办公室副主任陈要武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