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FIRST影展:如何让市场出现更多“三高”电影

三声·FIRST影展:如何让市场出现更多“三高”电影

电影行业正步入调整期 。

一方面 , 资本热潮褪去后电影正回归内容本质 。 比如 , “大IP+流量明星”的生产要素组合在市场上不再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 , 票补等宣发方式退潮后 , 通过低价对观影人次形成的拉动效应也在减小 。

这一定程度导致了今年电影市场整体增速的放缓 。 公开数据显示 , 2019年上半年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311.22亿元 , 较去年同期下跌2.82%;观影人次累计约8.07亿 , 同比下跌10.45% 。

与此相对应的是 , 观众对好故事、好制作的电影需求正进步一扩大 。 而值得庆幸的是 , 在过去几年里 , 不少高荣誉、高口碑、高收益率的“三高”电影出现在市场上 , 其中包括由海外引进的《小偷家族》《绿皮书》 , 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狄仁杰系列》《找到你》《老炮儿》等 。

“高荣誉”电影主要以电影节和影展的专业评选体系为基准 , 一般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高口碑”电影主要指的是从受众层面出发、切中社会痛点或公众情感共鸣 , 从而引发口碑发酵的电影;“高收益率”电影则是在商业上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率的作品 , 它反映了资本和市场对内容的认可 。

这些电影究竟“高”在何处?“高荣誉”的行业认可背后 , 节展评选体系呈现了怎样的电影生态?其结果如何有效地使电影出圈 , 触达更广泛的观众?“高口碑”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情绪 , 会如何影响一部电影的生命力?这些情绪是否可以依靠大数据进行预判?“高荣誉”与“高口碑”如何有效变现为“高收益率”?若处于中低成本语境下 , “三高”策略又会是什么?

针对上述问题 , 7月27日 , 由FIRST青年电影展与阿里影业联合主办的《电影市场·联席论坛——“三高”电影养成记》将邀请梁静、李捷、姚晨、张家鲁、蔡公明等业内大咖进行探讨 , 《三声》作为独家合作媒体也将进行全程报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