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生态环境整治擦亮“城市底色”( 二 )

建筑围挡安全、牢固,材料堆放整齐,车辆进出工地要“洗澡”……在市区的大部分工地,扬尘漫天飞渐成过去时。市区建筑工地封闭施工,出入口处设有车辆冲洗设施和污水沉淀池,杜绝尘土飞扬,精心呵护盐城好空气。这是我市打好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缩影。

向大气污染开战,既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大气十条”,突出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从工业企业升级改造、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燃煤锅炉淘汰等多方面入手,精准发力、靶向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全面启动1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钢铁、焦化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已经全部完成,3100多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2018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连续四年被省表彰为“大气污染防治优秀城市”。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委、市政府把确保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去年12月份,惠及500万群众的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一主三支”全部建成通水。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统筹推进市区黑臭水体全流域治理,组织实施市区“三治三化”专项行动,对市区第Ⅲ防洪区、108平方公里范围内黑臭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截至2018年已完成22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深入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处置专项行动以及进口废物单位整治等行动,持续加大危废“减库存、降风险”力度,2018年全市共削减积存危废5万多吨,较2017年年底下降60%以上,超额完成省定40%的任务。全市新增危废处置能力6.2万吨,超额完成省定3万吨的目标任务,危废处置总能力达19.6万吨,位居全省前列。建立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全市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71.56%,投资16亿元建设静脉产业园,新增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能力全省第一。

盐城作为农业大市,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可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我市探索出“三清五化”好办法,做到秸秆田头清、道边清、河边清,清出来的秸秆实现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以及饲料化,从源头上进行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巩固发展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植绿、爱绿、护绿,把绿色底色化为幸福成色。我市瞄准“建成江苏沿海生态绿色屏障”目标,重点实施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森林小镇10个、森林村庄100个,完成新造成片林约32万亩,改造提升约38万亩,造林总量全省第一,城镇绿化覆盖率38.2%。今年已新造成片林15.62万亩,改造提升13.26万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