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必争之地:信息消费正显著改变农村( 二 )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软件所所长潘文表示 , 我国信息消费呈现高端化、智能化、泛在化趋势 , 智能硬件范畴正从电脑、手机发展到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 , 应用场景也从个人向家庭、城市不断延伸 。

事实上 , 很多在城市里的信息消费模式开始向农村转移 , 尤其是移动支付 。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景及政策导向》显示 , 到2017年底 , 我国农村地区网民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已提升至47.1% 。

手机支付是信息消费中软件服务的一种 , 它在消费层面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的距离 。 将近40岁的张咏年轻时在大城市打工多年 , 对新生事物抱有一颗好奇之心 。 一年多以前 , 她发现上门来买商品的顾客越来越多地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她说:“顾客大多是附近的村民 , 基本上就是老年人、体弱的男性、在家照顾娃的中年妇女和在附近工厂打工的年轻人 。 大概一两年前吧 , 村里的年轻人 , 以及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家时 , 过来买东西都要求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一听说不能 , 扭头就走 。 ”

走的客人一多 , 张咏就拜托朋友为她的手机设置了收款二维码 , 并打印下来张贴在店门上 。

移动支付频次变多的背后 , 是农村网民数量的大幅增加 。 据统计 , 到2017年底 , 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09亿 , 占我国网民总量的27% ,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5.4% 。

作为一位精明的老板娘 , 张咏早早地就在小超市里开通了无线网络 , 并将密码对外公开 。 一到闲暇时间 , 尤其是夏天的傍晚 , 周边工厂的工人下班后 , 就会到她店门前来蹭网络 , 刷个小视频或下载个电影 , 好打发晚上的时光 , 这为小超市带来不少人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