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西藏,只能用来朝圣吗?( 十 )

万玛才旦:使命感是有的 。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 , 他们也都会对许多涉藏题材的作品感到不满意 , 因为它们所反映的藏区生活或其他层面的东西很浅 , 也不太真实 。 因此 , 我们希望有一个真正懂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人 , 能了解自己民族在当下的处境和现状去创作 。 这当然就有了一种使命感 。 当然 , 在更多的时候 , 我更希望我是作为一个纯粹的创作者去介入我所要面对的题材 。

新京报:那藏族导演这个标签会不会困扰你?比如说 , 有人可能会说是因为你的藏族身份才关注你?

万玛才旦:这个倒没有 。

新京报:那你怎么看待张扬这样的导演所呈现的藏区呢?张扬的文艺片《冈仁波齐》在内地电影市场受到热捧 , 票房破亿 , 类似的题材还有松太加的《阿拉姜色》 , 这部电影的口碑很好 , 但相比之下票房表现并不太好 ,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万玛才旦:我觉得这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 在以前 , 他们更多地会用一种外来者的目光进行审视 。 但现在发生了变化 , 因为许多藏族创作者冒出来了 , 他们的视角是内在的 。 他们的关注点也不一样 。 比如说朝圣 , 《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虽然看起来是一样的朝圣题材 , 但它们关注点、着重点很不一样 。

而且 , 这几年创作者们对涉藏题材的态度 , 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 。 他们更愿意去用一个真诚的态度对待涉藏题材 , 更愿意去亲近藏文化、去了解它 , 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审视 , 或者有着其他意图的创作 。 我们能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这种真诚 。

电影里的西藏,只能用来朝圣吗?

----电影里的西藏 , 只能用来朝圣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