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复活”一批老地名 将新地名与历史文化结合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南京“复活”一批老地名 将新地名与历史文化结合》。//本文由热心网友[走不了啦~~] 投稿。


南京“复活”一批老地名 将新地名与历史文化结合

本文标题:南京“复活”一批老地名 将新地名与历史文化结合

(小编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复活”使用,南京这样保护老地名)

4月16日,在江苏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全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视频会议上,现代快报采访人员了解到,南京通过重新启用的方式," 复活 " 了一批老地名。

多年来,南京市历史地名保护坚持使用为主、注重传承的原则,与地名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结合。在地名规划时,注重老地名的保护及复活使用,充分挖掘当地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应用于区域地名规划之中,以保护区域历史文化特色。

如在仙林大学城道路规划中复活启用 " 新林 "" 江乘 "" 万竹园 " 等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影响的历史地名。位于长江南岸栖霞山风景区的 " 江乘 " 是古县名,可追溯到秦代,史书记载,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乘船渡江,遂设县。

在南京主城城东、城西干道快速化改扩建时,调整命名了 " 虎踞路 "" 龙蟠路 ",通过道路的命名呼应了南京 " 虎踞龙蟠 " 地势。南京南站地区地名规划既命名了 " 六朝路 "" 博爱街 "" 明城大道 " 等展现南京悠久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的路名,又采用了 " 红光街 "" 姑塘街 " 等反应区域文化特色的名称。

据介绍,这种 " 复活 " 不是简单的重新使用,而是通过命名更名工作,将新地名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新地名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整体优化整个地名环境。

不仅如此,南京还设标保护。现代快报采访人员了解到,2009年以来,南京市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地名,持续采取挂牌立碑等方式进行保护传承,选在成贤街、汉府街、尚书巷、越城、龙江关等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设置了69块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地名标志。这些都成为南京地名文化优秀的重要名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