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山上的“瓜藤路”( 三 )

田景洪的600亩青花椒 , 全部都在严重石漠化的陡峭山坡上 。 “承包这一片荒坡后我已经投进去了好几十万元 , 有两年真是越投心里越慌 , 感觉就像个无底洞 。 ”田景洪说 。 “跑土”“缺水”“少肥”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面临的三大难题 。 最让田景洪心急上火的是 , 不下雨的时候满山遍野找不到水 , 一下雨满山遍野流走的都是土和水 。

热点

2016年7月 , 课题组的科研人员陪着心急上火的田景洪一起爬上青花椒基地研究对策 。 喀斯特山地降水丰富 , 但由于石灰岩裂隙多 , 雨过天晴便滴水难寻 。 在山上等来好几场大雨后 , 何丙辉和几位科研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发现雨水会沿着道路和岩面短暂汇集 , 于是提出利用道路和岩面聚水 , 配套建设微型蓄水池 , 构建“长藤结瓜”的坡面集汇水体系 。 “‘瓜藤路’的‘藤’就是专门铺设的集水小道 , 微型蓄水池就是这些‘藤’沿路结出的‘瓜’ 。 ”何丙辉说 , 平均1亩地配套10个微型蓄水池 , 1年可复蓄6次 , 累计蓄水120立方米 , 在开花结果的关键期能补水3次 , 保证花椒高产稳产 。 “瓜藤路”的取水半径基本上在50米左右 , 浇灌时能够就近取水 , 人工成本也下降了很多 。 尝到了甜头的田景洪 , 以后每次见到课题组的专家都要争取“多搞几条‘瓜藤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