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评不应被“套路”诱导( 二 )

事实上 , 网络上的文化评论和作品点评内容得到大众的喜爱是必然之势 。 从原本的杂志报纸文化专栏到互联网BBS论坛网站的评论专区 , 再到如今微博、微信的自媒体热潮 ,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翻天巨变 , 网络文化评论掀起了一场浩大的变革 。 时至今日 , 网络的超高自由度和信息开放性 , 早已消解了精英知识分子表达的权威性 。 过去文化学者们在专栏和电视上死板、晦涩的学理化读解 , 显然已经在网络时代不合时宜 。 在新媒体时代 , 每一个人都是评论者 ,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人听见 。

然而 , 大众评论者们在网络上发表对某部作品的看法 , 很多时候因为缺乏理论支撑而容易演变成为一场情感的宣泄 。 网络上的大众批评在反权威中获得了战胜的快感 , 却逐渐失去了公平客观地对待一部作品的尊重和耐心 。 实际上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评论最显著特征之一 , 就是“观后感”的主观感受远大于专业性的客观点评 。 由于参与者多为普通读者或观众 , 所以评论往往结合了受众自身的个人生活感悟 。 看到同一部作品 , 不同的人自然会因不同的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