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位“江阴媳妇”( 四 )

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十年间,吴文藻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社会学中国化的事业上,冰心则承担起家庭的所有家务,特别是三个可爱的孩子相继来到世上,还要照顾两边亲戚的生老病死,维系复杂纷繁的社会关系。冰心深有感触地写道:“一个家庭要长久地生活在双方人际关系之中,不但要抚养自己的儿女,还要奉养双方的父母,而且还要亲切和睦地处在双方的亲、友、师、生之中。”吴文藻的严谨、认真、朴实与冰心的细腻、周到、热忱相得益彰,吴家经常高朋满座、师生欢聚一堂。

生活并不总是美好,但苦中仍旧有乐。1937年抗战爆发,不愿当亡国奴的吴文藻夫妇,等最小的孩子吴青出生后,立即绕道奔赴大后方昆明。吴文藻应聘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又创办了燕大和云大合作的“实地调查工作站”。为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全家搬到昆明郊外的呈贡,住在华氏墓庐。冰心受聘担任当地中学教员,将那座祠堂式的房子改名为“默庐”。1940年吴文藻到重庆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室工作,全家又搬到重庆郊外的歌乐山,买了座没有围墙的土屋,冰心又将其叫作“潜庐”。每座房都伴有一篇美文,还有歌乐山小橘灯的故事,表达出冰心的乐观善良。

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位“江阴媳妇”

1946年吴文藻赴日本担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并兼任出席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冰心受聘东京大学教授文学,全家团聚日本其乐融融。他们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也拒绝了美国大学的邀请,毅然在1951年历经艰难返回祖国。1953年吴文藻正式调到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冰心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全家搬到民院家属院的和平楼居住。大儿子在清华学建筑,两个女儿听从周恩来总理建议攻读英语专业。1957年反右运动风起云涌,儿子吴平、冰心三弟谢为楫,接着又是吴文藻相继被错划为右派。

十年“文革”中全家八口人(包括三个子女及其配偶)分别在八个地方,70岁的吴、谢还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种棉花。吴家终于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冰心深有体会地说:“有着忠贞而精诚的爱情在维护着,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人为的‘划清界限’,什么离异出走,不会有家破人亡,也不会教育出那种因偏激、怪僻、不平、愤怒而破坏社会秩序的儿女。”


推荐阅读